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武强县北方传统农耕文化大型体验园,以浓郁的自然生态特色和充满情趣的“农家乐”项目,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人,成为当地又一个新型旅游景点。豆村乡宋古河村青年农民宋占峰,近年来在县城搞文化创意项目,在闯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也积累了一些创业资金。国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潮,勾起了这个农家子弟浓浓的乡愁。回望儿时农家恬静的田园生活,结合这几年的文化熏陶,他动起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决定创建集耕种、采摘、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北方传统农耕文化体验园,把农业做成文化,把文化注入农业,让人们远离农药和添加剂,尽情享受回归自然的乐趣。经过多方考察,2013年,他回村联系了16户村民,流转土地500亩,先后投资500多万元,牵头成立了武强县东森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着手开发北方传统农耕文化大型体验园。经过4年发展,位于滏阳河畔的体验园已是瓜果飘香,绿意盎然。这里远离工业,没有污染,“田园牧歌,清韵古河”8个红色大字的展牌伫立河边,引导人们追寻而来。穿过充满乡村野趣的竹木浮桥,就进入美丽的田园。这里设有垂钓台、沙雕园、马场等休闲游乐区,还设计建造了“古井古墙”“青云大道”“萌宠乐土”“沙雕戏水”“古桥高飞”“梦幻园田”等景点,尽显生态古韵。园区内,文化、艺术和田园韵味交织在一起,乡愁,让人如沐春风。园内种有桃、梨、山楂、樱桃等十余种果树及各种时令蔬菜,还有红薯、土豆、花生、杂粮等农产品,彰显浓郁的田园特色。这里园中有园,不仅辟有观光园、游乐园、采摘园,还特地开设了农家体验园,300个菜畦以每个50元的低价“租”给居民开展农事体验活动。许多居民节假日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在“自家地盘”辛勤播种、管理、收获,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体验“丰衣足食”的欢乐。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开展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活动,体验园里设立了动物园和游乐场。鸡、鸭、鱼、龟、兔子、孔雀、鸵鸟、骑马等动物,让城里的孩子们大开眼界,纷纷拍照合影;小小的秋千,荡起了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为满足游客“吃农家饭、品农家茶、住农家屋、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休闲需求,合作社还开辟了田园风格餐厅及自助烧烤区等,让游客尽情享受乡土菜肴、林间野果。游客们尽兴采摘,酒足饭饱后还可顺便带回有机小米、果蔬等绿色特产。为创建真正的生态好,合作社打出一系列生态牌。如,在不远处的040省道东侧建了生态停车场,绿化面积大于混凝土面积,在高透水性的同时还能保持地面干爽;采摘通道用天然竹木搭建,沿线种植灌木藤萝和其它攀爬植物,培育时令草木花卉,融入尽量多的自然元素;在采摘区设置以传统草顶民居为特色的公共休息区,不仅可供游客临时休息,还提供洗手、洗水果等专用区域,并附设公共卫生间;游客在游玩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由专人集中收储,定时清运,对接全县城乡垃圾处理系统如今,合作社从业人员20人,年接待游客1万余人次,年经营总收入100万元。谈到下一步的打算,宋占峰满怀信心地说,要尽快把合作社的面积扩展到上千亩,将体验园打造成全县乃至全市“乡村游”新亮点,把种植采摘区打造成农业科育,还将吸收一批贫困村民务工劳动,为生态农业、美丽乡村作出积极的贡献。 英 文/图
·凡注明为其他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衡水新闻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本网刊登的服务信息、联系电话等,均为公益性质,请您在参考使用时须谨慎,如有问题请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通知本网删除此信息。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