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国内旅游 > 正文

时报报道丨多模式推动旅游业投资发展

类别:国内旅游 日期:2019-6-25 4:25:17 人气: 来源:

  作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朝阳产业,旅游业发展被代表和委员所关注,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朱鼎健和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执委严琦的提案都与此相关。

  “旅游产业逐渐成为大家美好生活指标和获取幸福感的刚需,在2018年工作报告中,旅游数据首次写入,提到出境旅游人次由8300万增加到。可见旅游需求潜力很大,应持续推动旅游产业和项目的投资建设。”朱鼎健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应鼓励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旅游实体产业,可在土地、财政等方面有更多针对旅游景区、目的地投资建设运营的配套政策支持。

  严琦持相同的观点:“应当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旅游业发展,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采取以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

  我国土地使用政策已在变化,为促进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机遇。2018年底,《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明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条件及管理措施。

  全国代表、大学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对记者表示,可在土地管理法中取消对农村宅使用权流转范围的,允许农村宅使用权在村庄之间和城乡之间流转。

  朱鼎健认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率先进入旅游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属羊的今年多大民俗文化,顺理成章发展特色旅游小镇、农业旅游综合体等,推动新农村建设,降低旅游业土地成本。

  从土地供应方面,朱鼎健认为,可增设“旅游用地”地类,科学合理确定旅游用地的土地价值,尽快制定将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发展旅游产业的细则。

  严琦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分析认为,应强化主导,实现市场运作。把农益放在首位,做好政策监督和规划引导,综合协调、整合资源,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产业发展能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短板。注重发挥专项资金引领撬动作用,村集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扶持而不包办,用市场机制激活村集体存量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目前,文化、电影、旅游等产业都有国家和省市层面的产业专项资金和部委牵头的国字号扶持基金。朱鼎健表示,旅游是特殊的文化产业,可适当扩大旅游产业的专项资金规模,特别是参照文化产业对“重大项目”的单项扶持,对标杆性、示范性优质旅游景区和目的地项目给予特别的政策倾斜。

  “旅游产业是国家经济的长期重要增长点,也是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组成部分。”朱鼎健表示,采用多种模式推动旅游产业投资发展、鼓励更多民间资本进入,不仅推动旅游产业更高质量地发展,更将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旅游报道新闻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郑重声明:本站资源来源网络 如果侵犯了你的利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2 技术支持 FX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