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刺果油
青刺果油,摩梭语青娜满俺。青刺果是一种野生木本植物果。采集后洗去皮肉,把内果晾晒干,用石磨粗粉一遍,再熳炒,蒸熟后用高强压力将油挤压出来。摩梭人加工出的青刺果油,其味道清香甘甜,可直接饮之。摩梭人在端午节的早上要用新麦粑粑蘸青刺果油。青刺果油可治疗胃病、高血压病,擦涂可治疗跌打损伤。现代人则更高看其美容之功效。
苦荞粑粑
宁蒗小凉山地区盛产苦荞,因而,苦荞在彝族心目中是五谷之王,苦荞粑粑成为当地的一道风味食品。在祭坛上供奉它,在起房、婚嫁时使用它,在待客宴席上总少不了它。彝族人民用火灰(子母族)烧出的苦荞粑粑,摆上十天半月不会变质。苦荞粑粑蘸冬蜂蜜进餐,苦甜爽口,回味无穷。目前,丽江地区利用小凉山、老君山所产荞麦开发出荞酒,荞饼、荞丝等产品,颇受消费者喜爱。
苦荞粑粑
研究结果表明,荞麦中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多种矿物质无素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芦西是荞麦(尤其是苦荞)的特有成份,肯有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的功能,对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压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对控制和治疗糖尿病总有效率达93%。另外,它还有健胃、化滞、清热等功效。
苦荞适合在气候寒冷和土壤贫癠的地方种植,生育期短,以往用作粮食或饲料栽培。近年来,因其籽粒的营养保健和药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被誉为“长寿食品”。
宁蒗彝族砣砣肉
大凡来到丽江地区宁蒗县(俗称小凉山)的游客,都要品味一番彝族的砣砣肉。小凉山彝族的砣砣肉类似新疆的“手扒羊肉”,在制作上,一般是用鲜活肥硕的猪、牛、羊,立即宰杀后,大块剁颐,小者如拳、大者如碗,不放椒盐,氽入清水中煮至六成熟后,再放在筛簸之中轻轻撒上一层盐汗水沫,吃时佐以小凉山土法腌制的一种干酸菜汤(有克油腥的作用),将砣砣肉抓在手上,边啃边嚼,由于这种肉做法特别,又不是很肥,吃起来越嚼越香,越吃越胃口开,所以,砣砣肉如今已成为小凉山的一道很有名气的风味菜。
腌酸鱼
腌酸鱼是宁蒗摩梭、普米人家待客的传统佳肴。人们在泸沽湖中捕捞到半斤大小的鲜鱼,便存养在木盆里,带回家后,先将鱼腹剖开,取出内脏,洗净血迹,展平鱼肉,便将鱼腹朝下分层入进陶罐中,放一层鱼撒上一层糌粑面、食盐、花椒、五香粉等佐料,装满后把坛口封好,放在荫凉处,半月后便可食用了。
这种腌酸鱼,可生食,亦可炒食或放上辣椒煮成酸辣汤,味道鲜嫩爽口,使人食欲倍增。其中有的叫裂腹鱼,因其排汇生殖孔和臀鳍两侧鳞片象裂开的口子而得名,肉多刺少,味道特别鲜美。裂腹鱼是原始的亚科鱼类,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生活环境的变化逐渐演变而来,现属国家二级保护水生动物。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