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施俊、通讯员金红艳)昨天上午,婺城区召开登革热防控工作会议,传达省、市登革热防控专题会议,总结前期防控工作情况,分析当期疫情形势,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各乡镇、街道卫生口分管领导、区直医疗卫生责人、区卫计局班子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介绍了登革热病毒疾病基本知识、疫情汇报、流行风险评估和防控做法以及如何做好整治、预防登革热工作。会议指出,登革热防控工作重在行动,各单位必须抓住时间节点、抓好关键环节,在疾病流行之前未雨绸缪,做好疫情和蚊虫密度动态监测,广泛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洁美家园灭蚊行动,强化病例发现及应急处置,规范疾病和疫情报告,并要求区疾控中心近期开展一次模拟疫情处置演练。
会议强调,登革热防控工作事关全区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事关全区正常社会活动秩序的稳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登革热防控各项工作。一要强化防控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将登革热防控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层层落实防控工作责任。二要强化防控关键环节,措施落实到位。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重点要加强发热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早隔离;各乡镇街道要开展以“消灭蚊虫、清洁家园”的爱国卫生工作,降低蚊虫密度,切断途径;区疾控要加强发热病人统计分析和布雷指数的监测,指导医疗卫生机构和各乡镇街道全面落实防控措施。三要强化群防群控,宣传发动到位,让人民群众参与到防控工作,全面打赢传染病防控战役,确保不发生本地登革热疫情。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而引起的,以突发高热为起始,并伴有头痛、背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痛等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通常以突发高热开始,早期症状类似于流感,同时出现头痛、背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一般持续七天左右才慢慢恢复,发热时可能会伴有腹泻、出血及皮疹等症状。
既往病人对同病毒的感染有1~4年的免疫力,但仍可感染其他血清型,导致更为严重的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
流行季节:主要在蚊虫季节,如:我国为5-10月份。的形成:白天活动的伊蚊(媒介)叮咬登革热的病人(传染源)之后,再叮咬健康的人而完成疾病。
措施:最佳预防方法是防治蚊虫叮咬,平时防止积水,清除蚊虫孳生地和幼虫。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外露皮肤涂驱蚊药物;如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挂蚊帐或防蚊网。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户外处逗留。旅游后半个月内如出现发热,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延伸相关词:
陈小艺被曝姐弟恋,倒追小伙被当保姆,陆贞传奇演员表,人鱼情未了 电视剧,莫小棋三级,保拉的诱惑,李慧珍老公,luciano rivarola,如意剧情介绍电视猫,电视剧当狗爱上猫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