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广高铁将于年底通车,粤桂黔“4小时旅游圈”呼之欲出。当前,三地旅游业界正在紧锣密鼓地打造旅游精品线,并进行跨区域旅游营销。这只是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一个案例。
泛珠合作十年间,各方积极落实《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指导性意见》,共同打造跨省区旅游精品线,打造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记者采访广东旅游业界人士了解到,通过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建设,泛珠区域打破了地方主义壁垒,旅游市场趋于一体化,旅游资源得以优化整合,旅游经济快速增长。
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之一,广东的旅游总收入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开展以来,广东在作为旅游客源地的同时,也致力打造旅游目的地。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赴粤旅游的游客中,来自泛珠三角省区的游客占比超七成,引客入粤效果显著。
●南方日报、南方网联合报道 南方日报记者 周人果
旅行社省外设点客源互送
贵广高铁有望年底通车,作为广东地区组团大社之一的南湖国旅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设桂林分公司。南湖国旅策划推广中心副总监苏峰说,能够跨地域开设分支机构,得益于两广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2004年6月,广东省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签署了《两广旅游与交流合作协议》,确定两广于2005年起正式建立泛珠三角区域内的首个无障碍旅游区。
“无障碍旅游区的建立,突破了地方主义的壁垒,有利于本土旅游企业走出去,实现客源互送。”苏峰说,此前由于地方主义等原因,旅行社很难实现异地设点,导致异地采购成本高,资源整理力度弱。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后,旅行社将突破原有的,进行跨地区旅游接待和招揽客源,旅游市场“地接”和“组团”概念得以淡化,具有一定实力的旅行社有机会放开手脚,有所作为。
无障碍旅游区建立以来,两广的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广西的孙中山北伐足迹之旅、桂东南教历史文化之旅、广西中越边境风情之旅、桂中民族风情之旅以及环北部湾海滨之旅等多条旅游线得到进一步整合包装,来粤推广,广东业界也打包整合了多条粤港澳线推向广西市场。
“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市场趋于成熟,但依然具有潜力可挖。”在苏峰看来,广东作为全国最大的旅游客源地之一,旅行社的组团实力强大,随着泛珠三角旅游合作的不断深入,旅行社的资源整合能力也不断增强。今年以来,南湖国旅深挖行市场,如何优化目的地行旅游产品成为一大挑战。“海南‘搭团行’的试水很成功,在国内游市场陷入增长瓶颈的情况下,今年暑期赴海南旅游的游客量同比增长15%。”苏峰介绍,在泛珠合作的推动下,旅行社联合海南的酒店、景区等优势资源,优化产品组合,进行整体营销,从而为旅行社的让利或降价行为提供了较大空间,游客因此获得了更多实惠。
跨区域合作催生联游线
交通瓶颈的突破,让泛珠三角的旅游市场进一步迈入一体化。去年,厦深铁的开通促进了粤闽之间的客源互送,进而活跃两省的旅游市场。作为跨区域无障碍旅游合作的参与者之一,广之旅的国内游中心总经理文爽认为,厦深铁开通后,带动了周边多个地区的旅游经济发展,珠三角及闽南地区已形成“四小时经济圈”。
和文爽一样,多家旅行社负责国内游的部门都纷纷抓住商机,打出“大厦门”的创新旅游概念,接连推出以厦门、福州为目的地的搭团行产品,并全新打造了“广潮厦”的联游线,进一步完善了厦门游的产品体系。“厦深铁全线贯通后,潮州到厦门的车程缩短为1.5个小时,空间距离大为缩短,给跨城市联游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南湖国旅副总经理梁智毅说。
随着粤闽间的客源市场日渐活跃,许多旅游业内人士看到了两地旅游的发展前景。深圳京明洋旅游投资集团董事长徐可鑫对粤东旅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随着厦深铁的开通,粤闽之间的客源互动,给揭西旅游发展带来显著利好。如今,揭西旅游迎来了客源结构的调整,自驾车和自助游客源明显增长。随着进一步加大泛珠三角客源市场的营销,揭西的黄满磜瀑布、京明温泉度假村也将走出去,迎来新的增长点。”
“一程多站”成旅游新亮点
2013年全国各省区市旅游总收入排名显示,广东省以8305亿元位列排行榜第一,同比增长12.4%。广东作为全国最大旅游客源地之一,在内地及港澳地区旅游经济合作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粤港澳三地致力于开发邮轮游船旅游,推广“一程多站”旅游线,如汕头至深圳、广州、珠海、、澳门、阳江、茂名及湛江等海滨著名景区的海上观光旅游新航线等。
除了粤港澳邮轮旅游线,广东省内旅游景点及酒店也积极拓展泛珠三角市场,打造旅游精品。广东碉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景区行业协会副会长周洽强对此深有感触。“随着《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协议的签订,我们与、澳门进一步加强联系,并建立了紧密的旅游合作关系,打造‘一程多站’精品旅游线,共同对外拓展旅游市场。”他表示,碉楼基于三地旅游资源优势互补,针对港澳地区国际客源市场,借力发展、借船出海,打造粤港澳“旅游航母”。除了境外市场,内地省际之间的合作也不断深化。着眼于旅游差异性,借助武广高铁的开通,以湖北、湖南为突破口,碉楼联合其他景区,策划了沿线新线,并以此向内陆省份铺开,着力打造“海边碉楼”之旅,拓展泛珠三角市场。
■记者手记
以市场为主导开展旅游合作
旅游业者对于政策方向以及经济改善的眼光十分敏锐,因为其背后蕴含巨大商机。搭台,企业唱戏,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业者通过务实合作,打造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收获了更广阔的成长空间。
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深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地的先件。所谓的先件,指的是产品本身存在差异,倘若相邻城市的资源十分雷同,难免会产生市场同质化竞争,区域合作的难度比较大。不过,如果将各地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结合起来,形成经典线,则有可能提升综合吸引力及市场号召力。如广东中山、湖南湘潭、四川广安三地开展的红色之旅;广西边境、云南边境与东盟国家组成的“边境(东盟)之旅”;广东与或澳门联接的粤港澳之旅;福建与(含金马澎)搭建的海峡之旅;广西、云南联合开发南昆铁奇山秀水生态风情之线;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民族风情之旅;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福建泰宁、贵州赤水、江西龙虎山和浙江江郎山组成的“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之旅;武广高铁、广深高铁、向莆高铁、湘桂高铁等沿线高铁之旅;包括—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的邮轮之旅等等。
除了产品差异化,泛珠三角区域无障碍旅游合作还有赖于政策的助力。十年间,泛珠合作各方积极落实《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指导性意见》,签订了《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框架协议》等一系列框架旅游合作协议,并按照“1+1”、“1+X”的合作模式,整合泛珠三角区域内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建设了一批跨省区旅游产品,打造泛珠三角无障碍旅游区。
好的政策是基础,良性的市场运作是关键。面临旅游电商的冲击,广东多家旅行社都面临转型,越来越多旅行社投身跨区域经营以及跨区域的旅游目的地营销,除了“组团”出省,还积极为海南、四川、贵州等泛珠三角其他省区进行营销推广,优化产品结构,拉动客源市场。
得益于交通基建的完善,泛珠三角区域的旅游合作进入快车道。无论是已经载客运货的厦深铁还是即将开通的贵广高铁,都为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奠定了的基础,粤闽、粤贵与泛珠三角区域的省际旅游,将为国内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策划:明 王更辉 王垂林 统筹:郭亦乐 陈韩晖 谢思佳
(原标题:旅游合作使泛珠区域市场热人气旺)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