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赵 笛
在全国各地技术交易市场纷纷难以为继或名存实亡之际,青岛却逆流而上—2013年,全市实现技术交易3666项,交易额突破3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近40%。今年1至10月全市实现技术交易2852项(其中347项科技为挂牌交易),技术交易额38.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1.42%。10月份更是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当月登记技术合同298项,技术交易额7.6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5.22%;当月挂牌139项,其中有64项达成技术交易,交易总额7724.81万元,挂牌项目和成交项目均创单月最高值。此外,今年前十个月,青岛技术交易市场举办各类技术转移促进活动301场,参加机构7536家次,参加人数10570人次。
不断增长的数据表明,青岛的技术交易呈现出项目质量更优、交易额度更大的好景象。能够将技术交易这个大家都一度抛弃的“市场”又重新找回来且一直保持着丰沛的活力,青岛一定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
好政策催旺科技中介两年内由8家增至98家
前不久在青岛举办的蓝色高端人才洽谈会 (“蓝洽会”)上,会场内外最活跃的人群,就是那些今年新出现的“技术经纪人”。在他们的“撮合”下,128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5个重大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技术经纪人,是随着青岛科技中介机构迅速增长而涌现出的一个新职业群体。恒佳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斌就是其中一个。
“我们是2013年进入科技中介这个领域的,当时看到这个市场基本一片空白,而且对这个行业扶持力度很大。”赵斌所说的“扶持”,指的是青岛从2013年年底开始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补助政策。最近在全国率先出台的《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促进科技技术转移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更是将补助范围从单纯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扩大到整个行业,同时还对技术转移行为本身,对转移双方(需为本地高校院所或企业)进行补助。
据了解,青岛在构建技术交易市场的过程中,
(下转第八版)
延伸内容:
网友评论 ()条 查看